“金蝉脱壳”是一个成语,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将军在面对敌军围攻时,情急之下,决定使用“金蝉脱壳”之计。他将一支精锐部队留在城内,装作实力依旧强大,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趁夜色突围。
为了使敌人不疑,他还特意在城内放了一把火,装作是城内的军队在拼命抵抗。而实际上,他早已率领主力部队从城后门突围而出。
敌军见城内火光冲天,以为城内军队仍在顽强抵抗,于是加紧围攻。而这时,将军率领的主力部队已经远走高飞,安全地脱离了敌军的包围。
后来,“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的巧妙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