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语典故:《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的历史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从小学习就很用功,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对未来充满理想。他经常帮官府抄写公文,补贴家用。然而抄写工作也十分辛苦,一不小心就有差错,时间久了人会特别劳累,也觉得枯燥无味。
有一天班超正在抄写公文,写着写着他突然狠狠地将笔摔到地上,大喊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出使异域,立下功劳,争取封侯。怎么能在抄抄写写这些小事中消耗一生?身旁的人看到都嘲笑他说大话,班超不屑地说:你们这些小子哪知道壮士的志向?
再说傅介子,张骞是何人?傅介子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和勇士,在他14岁时就丢下木觚感叹:大丈夫当立功绝域。张骞是西汉时期的外交家、探险家,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交通线路。
后来班超参了军,在车都尉窦固手下参与攻打匈奴。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班超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是击莎车之战,显现了班超智勇双全,以少胜多,他仅用36人就赢得了一场胜利。所以他晋升很快,深受窦固的赏识,在军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于是他便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朝廷采取了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有勇有谋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国家,也和这些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宣扬了汉朝的国威,最后被封为定远侯。因此投笔从戎常用来形容弃文、从武、有志报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