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入学习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内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1:00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宝贵思想、化解安全风险的可行良方,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和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指明了方向。近3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下,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日益丰富完善,推进落实迈开坚实步伐,在国际上凝聚起以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安全的清风正气,点亮解决各类安全挑战的希望之光,汇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磅礴合力,必将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和平安宁的未来。

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挑战,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图为2025年3月21日航拍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摄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乱交织的世界,局部冲突与动荡频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诸多安全问题往往演变为数十年乃至百年一遇的全球性或跨地区危机,给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造成巨大威胁。乌克兰危机延宕日久,成为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地缘政治冲突,也是一场全球性、复合性危机。加沙战火燃烧一年有余,造成超5万巴勒斯坦人死亡、逾11万人受伤,导致该地区严重人道主义灾难。面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充分彰显总书记心系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党大国领袖风范,为消弭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安全倡议继承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传统与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长期以来,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1954年,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旗帜鲜明反帝、反殖、反霸,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集团政治”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为国家间正确相处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开辟了新道路。放眼当今世界,中国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也是5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已签署或加入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武器贸易条约》在内的20多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

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2014年在亚信上海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内涵的新安全观,主张合作应对安全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双多边场合反复倡导树立新安全观,将铸剑为犁、安危与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持续深植人心。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内涵,其中就包括“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中,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均属于和平与安全范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求构建安全共同体。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呼吁,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索。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深入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即“六个坚持”。“六个坚持”是彼此联系、相互呼应和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理念指引;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基本前提;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根本遵循;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重要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必由之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应有之义。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顺应了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响应了各国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全球安全倡议与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相互呼应、相辅相成,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个国际与地区多边场合以及重要出访中,持续诠释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推动国际社会成员以更加全面综合的视角审视全球安全问题,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全球安全倡议载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外关系法等党的重要政治文献和我国涉外法律,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大党的使命担当。


来源:求是网

编辑:胡梦莹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

相关文章
  • 五粮液“和美全球行”走进日本 携手大阪世博会展现中国文化力量   2025-04-30 17:11:00

    东京4月30日电,春风送暖,和美启航。中国民族品牌五粮液以“和美全球行”为主题,正式走进日本,在东京、大阪开启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以酒为媒、以文化为桥,五粮液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浓郁的东方酒香热潮,奏响了中外文明交流、融合发展的华彩乐章。作为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高级合作伙伴,五粮

  • 人民网三评“美国滥施关税”之二:全球要合作,不要分裂   2025-04-30 08:08:00

    刘叶婷发展不是美国的专利,而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权利。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整体,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都有权利追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实现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能力,而不是凭借自身优势去阻碍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开放合

  • 今日二审宣判!押送李铁的警车已进入法院   2025-04-30 07:52:00

    今天(4月30日)上午,李铁案二审将在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目前,押送李铁的警车已进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年12月13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案一审公开宣判,李铁被以受贿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数罪并罚

  • 瑞士支持捍卫多边主义和对华合作   2025-04-30 07:33:00

    4月24日,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来华工作访问。在美国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对华大打关税战、贸易战,并以关税威慑其他国家与中国脱钩断链,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卡西斯此次来访更加具有特殊意义。捍卫多边主义并加强对华合作,正是卡西斯此次访华的主基调。卡西斯在华期间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社

  • 美征收高额港口费必将反噬自身   2025-04-30 06:39:00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包括征收高额港口费、运输限制等。美方相关做法损人害己,将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美方声称,中国有针对性地主导海运、物流和造船业是导致美国造船和航运业无法满足国内和对外贸易需求的关键因

  •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加速跑   2025-04-29 23:35:00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2025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