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系列重要论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头等大事,以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为核心目标,统筹谋划并实施15个领域35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精准锚定城市安居工程、停车资源优化、城市品质提升、公共服务提质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领域,从新增一处停车场、新建一所学校,到筹集一批保障住房、升级一批医疗设施,每一个项目都是对群众期待的积极回应,旨在将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实效,让发展红利触手可及。
截至6月底,在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协同推进下,35项民生实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8个项目已高质量完成交付,累计惠及群众超12万人次;其余27个项目均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持续发力让百姓真切感受到生活环境的优化与服务品质的跃升。从钢筋水泥浇筑的安居楼房,到焕然一新的社区街道,这些数据背后,是全市党员干部以实干践行承诺的生动写照,更是民生温度持续攀升的有力见证。
民生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全市上下将持续拧紧责任链条、强化要素保障,对已完成项目建立常态化跟踪维护机制,确保惠民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攻克施工难点,确保早日竣工投用。同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尺”,将民生实事项目与城市更新、基层治理创新等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民生工程从“有”向“优”、从“量”向“质”跨越升级。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持续擦亮“幸福大连”民生品牌,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连篇章筑牢坚实的民生根基。
一、城市安居项目
1.筹集8000套保障性住房。市住建局印发《2025年大连市保障性住房筹集工作方案》,组织收购主体、各地区全面梳理符合条件、可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存量商品房及配建市场化租赁住房,形成项目清单。目前,已累计筹集2089套房源。
2.实施8000户城中村改造。市住建局组织各地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居民动迁。目前,全市城中村改造累计签订居民动迁协议6743户,完成年度计划的84%。
3.完成3.3万户居民未通管道燃气改造。市住建局组织甘井子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目前已完成通气1.1499万户。
二、停车资源优化项目
4.增加停车泊位5000个。
一是住宅小区周边增加停车泊位3000个任务。市住建局组织相关地区,以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为契机,谋划停车泊位建设项目14个。目前,所有项目均已确定建设单位,已开工或具备开工条件。其中,金普新区已建成运营203个停车泊位;中山区公共停车库项目正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将提供530个停车泊位。
二是依托桥下空间、边角空间增加停车泊位1200个任务。市城管局已利用体育新城、钻石湾区域地下、地上闲置边角空间以及疏港路、西部大通道等桥下空间,累计增加停车泊位704个。同步推动城投集团基本完成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共享模块开发,停车预约、无感支付等功能已具备使用条件。
三是错时向市民开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500个任务。市机关事务局已梳理出58处停车场、1868个停车泊位符合错时开放共享条件,正在组织城投集团进行停车场现场勘测,拟梳理出条件成熟的500个车位,11月底前完成错时开放共享。
四是向市民开放公交场站配套的停车泊位300个任务。市交通局已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华林公交枢纽站开放停车位200个,泉水公交停车场开放停车位70个,庙岭、虹港路2个场站开放共享充电服务车位30个。
5.开展道路违停综合整治。
一是125条严管路段乱停乱放综合整治任务。市公安局已累计查处严管路街违法停车36.9万起、同比上升18.4%;已确定中山路柏威年、长春路医院、五四路恒隆广场、联合路医大一院住院部等重点管理点位138处,“一点一策”精准施治;会同城管部门,取缔沿线私圈乱占等违法行为,已清理挡车器1800余件。已采集中山区凯丹广场、西岗区奥林匹克广场、沙河口区和平广场、甘井子区杉杉奥莱广场、高新区万达广场5处商圈周边道路基础数据以及交通流量,完成临时停车区域方案设计。
二是125条严管路段擅自设置地桩地锁、地锥等障碍物占用停车泊位和堆放杂物占道问题专项治理任务。市城管局已累计对93条严管路段开展集中整治,清理占道停车器2986处,清理占道堆放4025处。
三是10个试点住宅小区优化停车泊位划定任务。市住建局计划推动甘井子区乾丰海景花园等10个试点小区优化停车泊位划定。目前,乾丰海景花园等6个试点小区已完成停车泊位划定工作。
四是大连市中心医院停车泊位规范管理任务。市卫健委已组织市中心医院制定预约停车方案、停车泊位图纸设计,印发《大连市中心医院停车场管理制度》,启动医院内停车泊位规范管理。
三、公共交通优化项目
6.新开调整4条公交线路。市交通局已完成年度任务。新开通539路公交线路,解决东港区域居民上下学出行及地铁2号线接驳出行需求;调整508路公交线路,加强体育中心区域居民与地铁2号线接驳;调整25路公交线路,接驳至梭鱼湾杉杉奥莱,进一步丰富梭鱼湾周边公交线网;调整816路公交线路,解决体育中心周边小区公交接驳问题。
四、交通安全提升项目
7.有效解决8处路口道路拥堵问题。市公安局已完成长江东路大众街、海口路芳辉街2处路口重新渠化工作,治理后拥堵次数同比分别下降26%、18.6%,拥堵时长同比下降14%、22.1%;完成新华街大同街、新华街沈阳路、新华街北京街3处路口方案制定、图纸设计工作。完成港隆西路、八一路、学子街、虹雨路、张前路等路段16条信号灯绿波带设定工作。
8.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市公安局已确定在市政道路可触达的30所学校增设交通安全设施任务,目前已完成春德小学、中山区中心小学等27所学校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累计施划标线1485.41平方米,增设标志17面、标志立杆15根、隔离柱61根、凸透镜1面;东港第二初级中学、东港第五小学、大连市第三十三初级中学正在建设。
五、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9.持续开展691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市城管局已完成311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其余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在推进中。同时,推进文化街、如意街等21条特色街巷打造,通过丰富街区文化、娱乐内涵,形成“商业+文旅”动线,有效增强街区吸引力。
10.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一是打造200个样板小区任务。市城管局已组织各地区启动210个样板小区打造工作,已完成173个。二是建设300个垃圾投放点位任务。市城管局已完成全部选址工作,其中84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点位正在推进中。三是构建12个样板片区任务。中山区东日片区、港盛片区,高新区绘春片区、雁南片区,金普新区华润片区以及长海县大长山岛片区等6个片区已初具规模,做实真分真运。
六、农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11.大中修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目前,普兰店区和庄河市均已开工;金普新区已完成招标,正在办理开工手续;瓦房店市正在进行中标结果公示。
12.创建“美丽农村路”100公里。市交通局计划组织相关地区创建“美丽农村路”8条。目前已开展路基整修、路面病害处置、绿化补植和附属设施完善等工作,全市总体创建进度达到65%。
七、就业保障项目
13.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市人社局已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服务、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创业大讲堂”“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升级实施2025年“万岗计划”,目前已征集发布岗位6.6万个;指导各地区深化拓展“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服务功能,建设“舒心就业”服务指导站125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39万人。
14.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市人社局计划面向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职业培训10万人次,组织劳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进职业院校宣讲活动150场次。目前,已完成职业培训5.96万人次,已组织宣讲活动83场,其余培训宣讲等工作正在筹备中。人社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我市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入围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辽宁集训基地5家。
八、养老服务项目
15.开展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一是市民政局计划优化调整养老服务扶持发展政策,完成具有本市户籍的失能程度较高的特殊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1000张,面向不少于3500户具有本市户籍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目前,已印发《大连市特殊困难老年人评估工作方案》,推动6个区市县完成评估工作,完成评估7800余人;已制定《大连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大连市2025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已起草《大连市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办法(试行)》,正在开展相关政策资金测算工作,下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正式实施。
二是市卫健委为全市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将该项目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及全国老年人健康统计调查工作有效衔接,预估全市服务范围内的65岁及以上人口数1487704人,失能老年人总数4227人。各地区对5994人开展了190场政策解读与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知晓率。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培训,共187家医疗机构、701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目前我市共有183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
16.实现高龄津贴扩面发放。市民政局计划将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拓展到80~84周岁户籍高龄老年人,每人每月30元。目前,已形成《大连市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成两轮征求意见。
九、医疗惠民项目
17.开展“救在身边的安全网”全民急救知识培训。一是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计划开展全民急救知识培训,全年培训取证人数1.5万人。目前,各医疗机构开展培训103场、培训5080人次;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208期,培训发证12070人,其余正在组织中。二是市红十字会计划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设备200台。目前已在旅游景点、运动场馆、文化场馆、车站等公共场所配置200台,完成年度任务。
18.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市卫健委计划对具有本市户籍14周岁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参保儿童,在有资质的儿童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治疗,对每名手术患儿给予最高1.5万元救助。目前,已完成50例,补助71.3万元。
1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现门诊免费服药。市卫健委已完成年度任务。对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卡》,凭卡对患者自付的门诊服药费用给予补助,已发放8336张、补助219.5万元。
20.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市卫健委已组织各地区在24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全面启动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服务,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世界家庭医生日”期间,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签约有感,健康可及”主题活动。目前,全市随访管理高血压56.8万人、2型糖尿病23.8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0.56万人。
十、优生优育项目
21.持续优化生育医疗保障。市医保局已完成年度任务。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单独设置产前检查待遇,已产检结算23098人次,基金支出175.87万元。对我市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继续实施在本地和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生育,生育保险不设置起付标准的政策,已惠及13418人次,减负806.2万元。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治疗费用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已惠及8912人次,基金支出996.04万元。
22.持续做好新生儿出生即时享受医保待遇。市医保局已完成年度任务。目前已有387名新生儿成功参保,其中125名患儿已享受医保待遇,即时报销费用139.48万元。
23.构建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体系。一是市教育局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和提供公办学位1080个,目前已新建高新区第四实验幼儿园、高新区河口幼儿园、沙河口区第二十一幼儿园,共提供600个公办学位,改扩建的中山区小浪花幼儿园、沙河口区第十九幼儿园正在按计划施工;二是市职业技术学院计划建设市级托育幼教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签订代建合同,正在办理旧址拆除手续,进行全过程造价咨询、设计、勘察及测绘招标准备工作。三是市卫健委计划组织公办幼儿园提供2000个普惠托位,目前已印发《大连市进一步支持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有关措施(试行)》,会同市教育局指导各地区对符合举办托班的幼儿园进行审核及备案。
十一、教育惠民项目
24.实现学生资助提标扩面。市教育局计划将中等职业学校的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目前,春季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已按照提标扩面后标准发放到学生手中,其中普通高中发放2119人、发放金额243.69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发放7554人、发放金额868.71万元。
25.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市教育局计划组织相关地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所,增加公办学位5000个。目前,中山区东港第五小学已完成红线内全部施工,正在进行红线外市政配套施工,已完成厨房设备、办公通用设备、专用教室等专用设备采购,待安装;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项目,西侧山体开始进行切坡,山体边坡支护工程完成30%,基坑支护工程完成90%,土石方工程完成95%,基础工程完成20%;金普新区扩建星河小学项目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卫生清理;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改造工程正在办理开工手续,预计7月开工,8月底完工;普兰店区培英中学项目正在进行楼内施工,卫生间地砖铺装完成70%,教室地砖完成95%。
26.新配备中小学课桌椅。市教育局计划为全市中小学新配备课桌椅1.6万套。目前,中山区已完成招标采购,正在开展课桌椅安装工作;西岗区已完成采购招标,正在走签订合同程序;金普新区已完成招标采购,正在走签订合同程序;长海县已完成采购招标,计划8月交货验收;沙河口区采购项目已报请区政府财政局审核;甘井子区采购项目已发布招标公告;长兴岛采购项目计划7月开展采购;高新区采购项目已发布招标公告;旅顺口区、瓦房店市已完成招标意向公告;普兰店区正在开展课桌椅询价采购。
27.开展公益课堂系列活动。市教育局计划组织家庭教育公益宣讲120场,创建10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培养100名家庭教育宣讲骨干教师,开展老年教育公益课堂1500场。目前,已完成家庭教育公益宣讲91场;已有21个家庭教育工作室入围创建计划,正在跟踪指导;市家庭教育讲师团143人,结合公益宣讲志愿服务考核后,至少确定100人为家庭教育公益宣讲骨干教师;已完成1400场老年教育公益课堂、惠及老年人5.48万人次,其余活动正在推进中。
十二、文化惠民项目
28.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系列活动1000场。市文旅局已组织完成群众性文化培训、文博类社教活动、公益性展览等系列活动347场,其余活动正在筹备中。
29.发售专业剧场文化惠民卡。市文旅局已通过云闪付App启动发售文化惠民卡5000张,完成年度任务。目前,已售出2615张,其余惠民卡正在销售中。
30.开展市民景区游览系列优惠项目。市文旅局已完成年度任务。自2025年2月24日至2026年3月1日,组织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森林动物园、大连棒棰岛宾馆景区等14家A级旅游景区开展市民生日当周进景区免费游活动。组织大连森林动物园、大连棒棰岛宾馆景区、大连金龙寺森林公园等10家A级旅游景区开展本市多子女家庭18周岁及以下未成年子女免费进景区活动,目前已惠及7.55万余市民,减免门票约680万元。
十三、体育惠民项目
31.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建工程。市体育局计划新建“三大球”“三小球”场地280片、改造提升50片,更新公共场所健身器材700件套,新配置智慧健身器材100件套。目前,已新建“三大球”“三小球”场地123片,更新或新配置健身器材已确定安装地址。
32.开展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项目。市体育局已完成年度任务。市体育局计划组织大连市民健身中心等12个公共体育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民健身日当天全部免费开放。目前已落实惠民政策,累计接待健身群众179.03万人次、同比增长14.56%,累计开展公益性体育培训服务4.4万人次。
十四、安心食品项目
33.在重大节日开设平价菜销售点。市商务局已完成年度任务。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在主城区开设100家平价菜销售点,以低于市场价15%及以上的价格销售指定蔬菜,平价菜的持续供应有效拉动了市场整体蔬菜价格下行,切实降低了市民的生活成本。
34.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市市场监管局计划每季度征集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食品品种等信息,开展抽检工作,每季度100批次,全年共400批次。目前,已完成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线上征集、抽样检验工作,第一季度全部合格,第二季度有1批次不合格。
十五、平安大连项目
35.持续实施全社会反诈防范治理工程。市公安局深入开展反诈工作,已累计处理560万条预警,其中,高危上门预警约7.8万人次,开展保护性止付3300余人次;累计止付资金3.11亿元,冻结资金2.81亿元,返还涉诈资金3334.7万元;持续推广“滨城防诈”小程序,已累计推广160万人。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许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