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Cell | 揭秘意识关键脑区 华大等发布全球首个猕猴屏状核多模态图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8:12:00    

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数个世纪。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提出者Francis Crick认为“屏状核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区域”。然而,目前科学界对于屏状核却知之甚少,甚至不能准确定义其边界。

2025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脑研究所、临港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腾讯生命科学实验室等机构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屏状核多模态图谱,结合单细胞组、时空组和联接组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猕猴与啮齿类动物的屏状核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首次证实了屏状核不同功能区内富含特异的神经元,为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语言、精神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

截图自Cell官网

构建首个猕猴屏状核多模态图谱

屏状核是一个薄如纸片的不规则的神经结构,隐藏在大脑外部皱褶的皮质下方的一个神秘区域。它犹如一个巨大的神经中央车站,大脑皮层几乎每块区域与其都有纤维连接。

本研究中,研究团队运用华大自主研发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和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首次绘制了猕猴屏状核单细胞分辨率的时空图谱,这也是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屏状核时空图谱,揭秘了屏状核中的每个脑细胞的基因信息,并为其标注了“住址”。同时,通过分析屏状核与猕猴全脑大量脑区的双向连接,绘制迄今最完善的非人灵长类屏状核全脑介观联接图谱,揭示了屏状核整合全脑信息的物理连接基础。多维的数据资源的结合,为科研人员深入解析屏状核这一关键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图谱数据已完整公开(
https://macaque.digital-brain.cn/claustrum)。

猕猴屏状核单细胞时空转录组及全脑连接组图谱网站

揭示灵长类特有神经元

通过分析猕猴屏状核22.7万个细胞,研究团队鉴定出48种细胞亚型。而通过将屏状核与周围脑区的细胞类型进行对比,发现超过80%的屏状核神经元与大脑皮层(尤其岛叶皮层)深层神经元高度相似,这提示屏状核的主要功能可能与长程投射调控大脑其它脑区相关。

而通过对比猕猴、狨猴和小鼠的数据,研究团队发现猕猴屏状核中约40%的细胞类型为灵长类特有。例如,其中一种兴奋性神经元GNB4在猕猴屏状核中高达64.7%,且呈区域特异性分布,而在小鼠中仅占14.7%,且呈现均匀分布特征。这表明,在进化过程中,猕猴屏状核演化出灵长类特异的细胞类型,分布在屏状核内特定区域,参与特定的大脑功能。

多组学结合解析神经网络

通过时空组学技术,研究团队绘出了猕猴屏状核的精确边界,并发现一个全新的RBC区域将屏状核与周围脑区隔开。猕猴屏状核这些结构与啮齿类动物的屏状核明显不同,这为理解意识的进化机制提供了可能的线索。

Stereo-seq精确绘制猕猴屏状核边界,揭示与邻近区域的分子差异

而通过猕猴屏状核全脑介观联接图谱,研究团队发现屏状核内部不同部位神经元的皮层投射各有偏好,可据此将屏状核分为前额叶、视觉、海马、运动四个功能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屏状核与除小脑外所有皮层和皮层下脑区相连,是大脑中的连接中枢。同时,猕猴屏状核内部存在广泛的前后轴联接,为屏状核单个神经元整合多模态信息提供支持,而这,被认为是意识产生的关键。

此外,通过多种技术相结合,研究团队还首次证实了不同功能区内富含的神经元亚型不同。例如海马投射区高表达GNB4-7型神经元,而运动区富集GNB4-4神经元。

多组学融合已成为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整合单细胞核转录组、时空组和联接组学数据,首次构建了非人灵长类屏状核的多模态图谱,科研人员可以结合多组学数据,实现对这个大脑“信息枢纽”从分子、空间到神经连接的系统解析。该图谱不仅填补了灵长类脑区研究的空白,也为多组学融合解析复杂脑功能提供了新模式,为理解意识本质、探索脑疾病机制奠定基础。

猕猴屏状核细胞空间分布与全脑介观联接图谱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沈志明、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脑研究所Henry Kennedy、临港实验室魏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龙奇、腾讯生命科学实验室姚建华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雷莹、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刘羽暄、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和临港实验室王明礼、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袁妮妮、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脑研究所侯玉洁、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丁灵君、朱志勇、腾讯生命科学实验室吴子涵、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李超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获得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上海市级重大专项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273-9?rss=yes

相关文章
  • 千米高山育好茶 万亩茶园茶飘香   2025-04-29 10:12:00

    大埔是全国重点产茶县。桃石村位于阴那山麓,种茶历史悠久。企业收购种植户的茶叶。工人正在采茶。大埔县是广东省优质茶叶基地之一。大埔各地进入采茶季。连日来,大埔各地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高峰,茶农们抢抓农时,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高山秀水出好茶,因山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温和,大埔县

  • 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部分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就已经量产上车   2025-04-28 08:19:00

    IT之家 4 月 28 日消息,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上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下称《报告》)。新能源汽车以“三电”系统为核心,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存在更多电安全方面的新问题新挑战。《报告》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就量产上车,为行业发展留下

  • 北京朝阳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范城区   2025-04-26 15:34:00

    4月25日,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第一次全体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召开,会议主题为“智联终端,共启新程”。据了解,朝阳区将持续发挥“场景牵引”优势,系统部署细分领域场景应用建设,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努力将朝阳区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范城区。工业和

  • AI助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司法正义   2025-04-26 04:19:00

    【资政场】 近日,DeepSeek火爆出圈,让人们的眼球聚焦人工智能(AI),人们切身感受到AI技术给工作生活带来的高效便利,并思考AI的更多可能性。在司法领域,AI技术的更新迭代让我国司法审判工作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早在2016年,一款名为“睿法官”的智能研判系统就入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法官提

  • 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4月25日启动   2025-04-25 09:34:0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各位院士: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定,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25年4月25日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根据《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确定的领域学科方向进行推荐。推荐工作

  • 智谱副总裁吴玮杰将出席西安AI展并作主旨演讲|展会快讯   2025-04-24 15:22:00

    “2025西安AI+商业应用主题展”暨AI中国发展联盟西安论坛将于4月30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AI产业盛会,活动以"你好,AI:从技术奇点到商业裂变"为主题,智谱副总裁吴玮杰将代表AI中国发展联盟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大模型时代的商业重构: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革命》主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