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百万英才汇南粤”教育专题招聘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本次活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各地级以上市所属学校,广东实验中学等省属中小学校,以及涉教育行业的企业等300多家优质教育单位携1.2万个岗位参会,覆盖省内各地级以上市的教学、教研、教育服务全领域,现场汇聚省内外求职者1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共收到简历数超1.2万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超过1500人。

单位携丰富岗位赴会,毕业生赶飞机来应聘
本次招聘活动中,不少单位招聘人数逾200人,如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记者看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招收公办学校的在编教师与教职工共267人。“我们本次招收语数英老师和体育老师较多,岗位竞争较激烈。”越秀区教育局人事科符科长在忙碌中回应了记者的问题。
现场,不少展位前都排起了长龙。“我们本次招聘小学教师13人,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学教师65人,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广东实验中学梁老师介绍,广东实验中学在往年受到不少博士毕业生的青睐,学校对博士人才也有特殊的引进渠道,但梁老师表示,“我们不‘卷’学历,更看重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基本功,所有达到报名条件的毕业生都会按笔试和面试成绩排名。目前,我们收到了许多本科及硕士毕业生的简历,其中就有来自中大、华南师大的同学。”
由于招聘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现场华南师大同学较多。华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邹同学告诉记者,他在打完球后来体育场参加招聘会,“今天的招聘会相较于我之前参加的规模更大,不少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与我交流时都详细介绍了应聘需求,这让我对将来的求职更有头绪。”

还有不少学校集体出动,包车带领学生来参观,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陈同学介绍,本专业有20余名同学随着学校的包车一起来到现场。“目前我投递了四五份简历。”
“我已经投递了13份简历了,没带够,现在又来打印5份。”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周同学在会场的简历打印处笑着向记者介绍,“我觉得这场招聘会的设施十分便民。我在刷小红书时了解到这场招聘会,然后从北京连夜坐飞机来广州,凌晨两点钟到机场,五点半左右到达华师。”
周同学介绍,虽然家在辽宁,但她希望在广东求职,以便后续和在深圳工作的姐姐一起居住。这次招聘会中,她与许多学校的招聘负责人沟通,并把每个问题都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的复盘。她认为,求职的同学不仅要为面试做好准备,还要提前在实习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于在面试时用生动的经验与真挚的感受打动面试官。“比如,我告诉招聘负责人,我的座右铭是‘只有自己优秀,才能带出来优秀的学生’。”

从乡村到港澳,吸引英才聚南粤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师资。“我们诚邀全国各界优秀毕业生来广东安心从教。”广东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姜英伟表示,“我们为各级各类教师提供优惠政策。比如毕业生在粤东粤西粤北从事教育,会有乡村教师补贴,每月1000至1400元。另外,我们有定向职称评价制度,教师工作一定年限后在外语、计算机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或有论文发表,便可以晋升为中级、高级教师。”
为更好地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粤东粤西粤北教育局在招聘会现场也积极揽才。潮州市潮安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许先生表示:“目前报名的学生大多来自潮汕本地,虽然他们可以在珠三角就业,但目前潮州市实施人才补贴政策,这会促使更多毕业生回到家乡。另外,外地毕业生有些也会来潮州工作,目前江西籍的毕业生较多。”
招聘会现场还汇集了各地中小学,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全国首家港澳子弟学校,生源均为港澳台以及外籍人员子女,课程设计与国际接轨。记者看见,在学校招收的岗位中,DSE老师的月薪最高可达2.5万元。该校人事部余老师介绍:“DSE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缩写,针对的是高中阶段教育。虽然来应聘的毕业生大多并未接受过港澳模式的教育,但有不少同学专业能力与英语水平较高,例如华南师大的部分同学雅思成绩达到7分,很符合我们学校的应聘条件。”

AI赋能助就业,产教融合促发展
记者看到,招聘活动现场设有求职服务区、赋能专区与成果展示区,各个专区热闹非凡,华南师范大学PIONEER机器人战队的成果展示也吸引不少人围观。其中,求职服务区不仅设有带岗直播间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场景,还有就业指导服务,涵盖简历优化、职业规划、权益保障及生涯发展等。“我们运用AI技术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简历优化、面试预测、职场建议等服务,让学生利用技术平台优化职业选择,提升就业竞争力。”某公司业务经理杨女士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不少学校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对相关人才需求增加。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刘老师介绍:“近年来我们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目前人工智能相关教师岗位缺口仍是最多的。”据了解,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自2023年升本以来,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我们学校更需要‘双师型’的教师。教师既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实操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刘老师表示。

推动产教融合,不仅需要企业和学校的协同努力,也需要各方支持。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近年来链接了300多所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合作,打造一站式求职加油站服务,帮助学生就业。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秘书长何丽雅介绍:“针对师范类学校,协会组建超过10000名来自多个产业行业的专家库,为师范类学生提供对口指导;协会服务600多家会员单位,可发动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科技企业等发布岗位,为师范生提供优质就业机会。”
据悉,本次招聘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
文、图 |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邓雅文 陈欣悦 卢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