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日报刊文:让国宝回家路更顺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6:56:00    

原标题:让国宝回家路更顺畅

子弹库帛书《攻守占》残片。 国家文物局供图

近日,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第三卷《攻守占》在79年后终于回归祖国。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因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而得名,1946年被非法带离中国。关于非法出境流失的过程,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在他的《子弹库帛书》一书中进行了详细梳理。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该文物流失扎实完整的证据链,国家文物局开启了追索。

这是我国首次通过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主动追索国际公法无法适用的“历史上流失文物”并成功实现文物回归的实践。我们所说的“历史上流失文物”是指1970年公约生效前因战争劫掠、盗掘、非法转让及走私等不法原因或不道德手段被转移出我国国境的文物。

在文物返还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4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及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是国际上追索流失文物的主要法律依据。遗憾的是,这些公约并无溯及力,中国作为一个文物原属国,无法据此对公约生效前被掠夺和非法转移的文物进行追索。

近代以来,我国文物流失非常严重。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英法军队和八国联军相继洗劫北京城,仅圆明园被劫掠文物就达150万件之多。1937年至1945年,日本劫掠我国文物更是超过360万件。与此同时,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瑞典、美国、芬兰等国一些学者、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通过盗窃、盗掘、骗取等手段,将大量珍贵文物非法转移至欧美各国。中外不法商贩相互勾结,大肆进行走私与非法交易活动,使无以计数的珍贵文物流失。

20世纪中叶以来,越来越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控制,认识到文化遗产对国家历史和增强国民凝聚力的重要性,纷纷提出文物返还诉求。由于西方国家对自己的殖民侵略历史反思不足,现行的法律规则对文物返还存有阻碍,加之许多西方博物馆竭力标榜自己在保护文物、传播异域历史文化方面的所谓贡献和付出,殖民背景文物的返还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中一个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不仅加入了文物返还领域的所有国际公约,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文物返还原属国政府间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1997年,中国政府在加入《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时郑重声明:“中国保留收回公约生效前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权利。”此外,中国与秘鲁、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27个国家签署了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建立了重要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59批次2310件(套)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国际社会推动殖民背景文物归还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有了新进展。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立即返还国家博物馆系统收藏的殖民时期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移走的所有文物。德国博物馆协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先后发布了殖民背景文物收藏处置指南,要求德国博物馆和公私收藏机构公开藏品目录,对殖民背景文物开展来源调查,与文物原属国和来源社区开展合作。这些举措得到欧美一些国家的支持。拥有21个博物馆、21个图书馆和众多教育研究机构的美国史密森尼学会,于2022年发布了政策性文件《基于道德返还的价值和原则声明》。该声明提出不仅要依据现行法律要求,还应按照道德标准来调查和处理其收藏品,并将与藏品来源社区、个人以及相关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

我国密切关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相关进展,积极响应并采取行动。2024年6月,《青岛建议书》发布,这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举措,为破解文物追索返还的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争取更大空间。

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工作的实践表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是我们开展追索工作的必要基础和对外磋商谈判的重要依据。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的回归,正是在充分扎实的溯源研究基础上,积极与相关机构展开磋商合作的成果。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底就文物的非法流失形成扎实完整的证据链,于2024年4月30日向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提交要求返还的备忘录,正式启动对《五行令》《攻守占》的追索工作。在此工作过程中,中方始终将文物返还与以回归文物为纽带推动中美相关博物馆长期合作相结合,最终实现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的质量和成果储备量,直接关系到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工作进展。

期待更多中国文化与文物、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到溯源和流转历史研究的队伍中。期待更多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也期待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取得更广泛的成果。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6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炉 特斯拉中国销量达6.1万辆、比亚迪35.2万辆   2025-07-09 00:01:00

    观点网讯:7月8日,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数据,特斯拉中国销量达6.1万辆,比亚迪汽车以35.2万辆领跑。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零售35.2万辆,吉利汽车11.5万辆,长安汽车7.6万辆,特斯拉中国6.1万辆,鸿蒙智行5.3万辆等品牌均突破2万辆门槛。自主主流车企如比亚迪、吉利

  • 八十八年后,为了不敢忘却的纪念   2025-07-07 12:34:00

    撰文丨于永杰 (图片来源:pixabay)“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这是京韵大鼓老艺术家骆玉笙,当年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的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今年正是这部电视剧播出四十周年,如今听来仍然荡气回肠,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1937年,当时侵华日军已经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实际控制了北平城,只剩下南

  • 青岛全力护航大赛征程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宣讲会成功举办   2025-07-04 15:39:00

    大众网记者 李瑶 青岛报道为高质量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大赛组委会根据赛事安排,邀请来自青岛高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国赛评审专家,于6月20日至6月27日,先后赴青岛高新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以及崂山区开展了4场赛前动员培训活动,吸引了近200家科技企业参会。聚焦参赛痛点 实战培训

  • 哈萨克斯坦向我国赠送1500只赛加羚羊 关于这个“草原精灵”你了解多少?   2025-07-03 21:09:00

    赛加羚羊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宝”,素有“草原精灵”之称,奔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赠送1500只赛加羚羊,以协助中国在西部地区恢复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全球约80%赛加羚羊生活在哈萨克斯坦赛加羚羊出现在上万年前,曾与猛犸象、剑齿虎一同栖息在欧亚大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7月3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5-07-03 16:41:00

    7月3日,中国海警1306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责编:李晓梅编审:符亚丽终审:周健军

  • 国新办将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有关情况   2025-07-03 14:20:0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7月4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和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