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吕梁:法治护航让民企吃下“定心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0:27:00    

在吕梁市,民营经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现有民营企业8.2万户,2024年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超50%的GDP与税收、形成70%的科技成果转化、创造80%的城镇就业岗位,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8%。在全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的历史性时刻——5月20日,记者走进吕梁民营企业法治宣讲会现场,记录下民营企业家们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热切期盼。

法治赋能:破解痛点提振发展信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部法律让民营企业真正挺直了腰杆。”山西联翔电力建设集团负责人樊成斌的感慨,道出了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心声。作为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的企业,该集团曾因所有制身份在招投标中屡屡碰壁。“法律明确产权保护、规范行政干预,让企业‘不再为资产安全担忧’,尤其在招标、融资等领域,中小企业获得了与大企业平等的机会。”

山西柳裕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林忠深刻体会到法治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关键作用。他说:“法律以‘两个毫不动摇’为根基,将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法治化,标志着民营经济迈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从市场准入到权益保护的全方位保障,让我们敢闯敢干、底气更足。”

“以前,市场准入管理、准入范围和门槛不够规范,我们想拓展业务、进入新领域,常常遭遇各种隐形门槛,四处碰壁。”山西云上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代表说,“如今,《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这些纳入法治轨道,让我们有机会平等进入更多领域,为企业发展打开了新大门。”

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对平等竞争、投资融资等条款的落实,吕梁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底气更足、信心更强。这份来自法治的安全感,正转化为企业加大投入、勇创新局的行动力。

政企协同:打通法律落地“最后一公里”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融资、创新等领域仍面临深层挑战。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如何打通法律落地“最后一公里”成为关键。作为山西省民营经济大市,吕梁的企业家们既提诉求更献良策。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作为市场经济一线实践者,我认为法律有效实施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中阳县磐石孵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旭亮提出,金融机构应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新体系,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金融工具覆盖面,避免“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中阳县垣上康食品有限公司代表高利珍希望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给予政策支持,帮助民企解决发展痛点,并加强行业间交流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山西恒业建设集团总经理樊志龙称赞政府组织宣贯活动的价值,期待未来深化政企沟通,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吕梁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主任任宏中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为破除隐性壁垒、保护产权、优化服务提供了法治保障。“这部法律既是民营经济的‘定心丸’,也是我们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路线图’。”他指出,当前关键是强化宣传贯彻,构建多维度、立体化推进体系,通过“线上普法+线下场景化渗透”,开展“三进四送”活动,将法律精神转化为企业“施工图”,让企业获得可感可知的政策红利,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共同书写吕梁民营经济新篇章。

使命在肩:在法治引领下勇担时代责任

民营经济,前景广阔。《民营经济促进法》总则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为民营企业家肩负新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吕梁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发出倡议,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争当“四个先锋”:一是加强合规体系建设,杜绝商业贿赂、偷税漏税等行为,让诚信成为企业名片;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勇闯技术“无人区”;三是抢抓机遇,推动更多“吕梁制造”走向世界;四是在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中彰显民企担当。

法治赋能,大有可为。山西联翔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实际行动响应倡议:在创新领域,该企业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数字化转型,培育核心技术专利,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在社会责任方面,通过扩大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技能人才,稳就业、促增收;同时对照法律条款完善内控体系,建立“法务+业务”联动机制,将合规意识融入企业运营。

“民营企业家既是法律受益者,也是践行者。我们将牢记‘合法经营是底线,社会责任是使命’,在稳就业、促增收、绿色低碳等领域主动作为,诠释‘企业家精神’,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中阳县磐石孵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旭亮说。

山西柳裕酒庄有限公司呼吁企业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稳就业、促增收中展现担当;中阳县磐石孵化有限公司表示,将借助法律“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推动技术升级,抢占新赛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民营经济迎来“黄金时代”,不仅为吕梁市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活力。站在新起点,吕梁市民营企业将继续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作出新的贡献。记者 康桂芳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文章
  • 参加全会后有了新目标,成都这家中国VR50强企业将加码“文旅+科技”深度融合   2025-07-11 16:31:00

    “我深受鼓舞,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科技企业的优势,将我们的技术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当中。”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四川物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通科技”)总经理袁梁有了新目标。物通科技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是一家专注于AI+XR沉浸式内

  • 工行周口鹿邑支行:“尾毛贷”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2025-07-08 11:48:00

    工行周口鹿邑支行:“尾毛贷”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李玉“世界尾毛看中国、中国尾毛看鹿邑”。近年来,周口鹿邑化妆刷产业园吸引众多鹿邑籍化妆刷企业回乡创业,形成了集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品牌创建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群,被誉为“中国化妆刷之城”。随着鹿邑县化妆刷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 治理违建不能“走过场”   2025-07-08 07:47:00

    近段时间,住宅区内违建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社区违建不仅困扰居民,削弱法律权威,也在不断侵蚀公共秩序。相关问题凸显违建治理的三重困境:早期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处置执行难。许多违建“偷偷作业”,一经发现已近完工;法律程序环环相扣,走完流程往往需时数月;执行环节若遇阻力,还需执行法院裁定等后续流程。当违

  • 以法之名,“检察侦查”开讲啦   2025-07-05 11:36:00

    在扫黑除恶题材影视作品持续火热的当下,以反映检察侦查主题的36集电视连续剧《以法之名》,6月24日在央视八套和优酷平台同步上线后迅速引发观剧热潮,开播第四日优酷热度即破万,成为今夏又一爆款剧集。该剧以独特的检察视角,聚焦司法系统内部的自我净化,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法治精神的深刻探讨。《以法之名》讲述

  • 青岛全力护航大赛征程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宣讲会成功举办   2025-07-04 15:39:00

    大众网记者 李瑶 青岛报道为高质量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大赛组委会根据赛事安排,邀请来自青岛高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国赛评审专家,于6月20日至6月27日,先后赴青岛高新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以及崂山区开展了4场赛前动员培训活动,吸引了近200家科技企业参会。聚焦参赛痛点 实战培训

  • 罗翔《刑法学讲义》第二版出版 修订了性同意、网暴等热点问题   2025-06-30 11:22:00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推出全面修订升级的《刑法学讲义(第二版)》。入门级普法读物《刑法学讲义》第一版于2020年8月问世,该年底,他荣获CCTV年度法治人物称号。△《刑法学讲义(第二版)》,罗翔 著,果麦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6月版。为何选择在当下推出第二版?罗翔在该书撰写的前言中做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