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阳:缤纷“五一”穿越殷商三千年 魅力之城喜迎四面八方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1:00    

缤纷“五一”穿越殷商三千年

魅力之城喜迎四面八方客

殷墟博物馆

穿越时空领略殷商神韵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甲骨文的‘车’字和考古出土的车样子真的一模一样!课本上学的知识今天在现场见到了。”5月1日上午,殷墟博物馆“车辚辚马萧萧”展厅,在该馆副馆长徐河建的引导下,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小游客幺馨杨看着展墙上泛着金光的甲骨文字兴奋地说。在他面前,23组商代车马遗迹以矩阵式排列,青铜构件在射灯下泛着幽幽青光,与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字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是殷墟博物馆“五一”特别策划的“跟着馆长看展览”活动现场。4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跟随徐河建穿梭于展厅之间。“我们凌晨守着手机抢预约名额,就为带孩子体验这堂‘活的历史课’。”来自北京的游客郑先生坦言,能够跟着馆长参观重量级的殷墟博物馆太幸运了。

在10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通过甲骨文动态投影、车马复原模型与声光特效,展厅营造出“车辚辚,马萧萧”的壮阔意境,使观众仿佛置身商代市井与战场。“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见证了当时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徐河建指着殷墟出土的车马遗迹介绍,“那边,考古工作人员仍在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和保护工作,观众可近距离观察‘文物出土的第一现场’。”

互动游戏寓教于乐

为了让游客团队里的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互动,徐河建邀请小志愿者讲解员赵昱婷加入讲解。“马鞭上为什么有尖刺?”“这样的马鞭叫‘策’,古代骑士挥动‘策’,驱使战马疾驰于战场上。”……赵昱婷与馆长一问一答,生动活泼的讲解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移步至“伟大的商文明”主展厅,司(后)母戊鼎与甲骨长廊交相辉映。“殷商时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拥有甲骨文成熟的文字体系,代表着当时世界文明的先进水平,这也是我们把展览定名为‘伟大的商文明’的意义所在。”结合学术背景,徐河建深入浅出地向游客阐释商文明的独特魅力。

徐馆长还带领大家在“子何人哉”展厅看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一起翻开一本3000多年前的商代“王子日记”;走进“长从何来”展厅,讲述屡立战功的将军亚长征战四方,最终战死沙场的英勇故事。

当目光聚焦镇馆之宝亚长牛尊时,观众自发围成扇形,牛身密布20余种纹饰,猛虎盘踞牛腿的造型引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这是一件商代独一无二的牛形青铜尊,不仅是匠人技艺的巅峰之作,也是那个时代的艺术瑰宝。”徐河建说,“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努力和坚守,我们要以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为民族文化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谢谢大家和我一起观看展览。”

展厅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游客围住徐河建请他签名留念。“现在博物馆的讲解手段和样式不断翻新,包括人工讲解、各类型讲解器,3D讲解等,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曾带着孩子走过全国多家知名博物馆的北京游客张莉说,“今天听到殷墟博物馆馆长的讲解,有温度,更有高度,我们全家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恰逢‘五一’,我馆创新推出‘跟着馆长看展览’活动,旨在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教育方面的职能,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和辐射力。”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我们将逐步完善细节,常态化、品牌化开展此项活动。”


中国文字博物馆

“汉字文化热潮”强势出圈

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今年“五一”假期,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一场“汉字文化热潮”强势出圈。截至5月5日,累计接待游客约8.02万人次。

“‘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我们一家5口专程来安阳旅游,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文字魅力。”5月5日上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宣文馆一楼展厅内,来自天津的游客武明轩对记者说。

志愿讲解方便游客

在武明轩的身旁,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郭松茹正带领她的游客团队有序参观。“‘五一’假期我有两天时间都在馆里做免费志愿讲解,很高兴能为游客服务。”23岁的郭松茹刚大学毕业,活力四射。她告诉记者,自己来做志愿讲解员是因为本身对历史感兴趣,同时也想为安阳的文旅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5月4日,在宣文馆四楼的甲骨学堂内,20余位青少年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社教老师的讲解之中。此次主题为“丝路遗珍——一份来自唐朝的小学作业”的社教活动,借助唐代小学生卜天寿的一份作业,向孩子们直观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与吐鲁番文书中蕴含的童趣,让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教育的独特魅力,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古人对通假字的使用!我觉得很有趣,也加深了我对汉字的了解。”文博园小学二年级学生杨子皓对记者说。

这个“五一”假期,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特色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文字魅力。“天雨粟——仓颉纪念遗迹图文展”将谷雨与汉字文化交融,以图文形式生动呈现仓颉智慧;“墨痕千年——丝路文字的交融与共生”展览为观众呈现了吐鲁番作为丝路经济文化交汇、融合、共生之所的独特历史文化面貌;“甲骨溯源·国风雅韵”专题邀请展将甲骨文字作为整体符号,与中国青铜器、传统汉服服饰、古乐器及其他汉风元素跨界融合创作体现地道“国风”特色;“物勒工名 以考其诚——文物里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展览向观众呈现汉代物勒工名制度落实的实际情况。

“‘五一’期间,除了不同主题、精彩纷呈的特别展览之外,我们还精心准备了‘印痕千年·匠心传承’传统文化亲子体验活动、甲骨匠心‘字’敬劳动等互动体验类社教活动;组织了以汉字文化为核心,融合非遗、文创、美食与互动体验的字博集市,为游客呈现一场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盛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说。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沉浸式三国文化游受欢迎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五一”假期,位于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推出的“映照魏武”三国文化沉浸游及开馆两周年文化体验活动,打造三国文化盛宴,吸引游客打卡参观。

5月4日,众多游客踏入博物馆大门,便被迎宾礼的宏大场面震撼。舞蹈演员衣袂翻飞,踏着古韵起舞,瞬间将众人带回三国时代。在主持人引导下,游客参与“敬拜曹公”仪式,行古礼、感受历史。傩舞、盘鼓舞精准演绎汉代经典,将气氛推向高潮。来自郑州的李女士赞叹:“刚进馆就像穿越了!行古礼、看傩舞,代入感太强了!”

沉浸体验三国文化

为让游客深度感受三国文化魅力,博物馆在白天分时段推出“运筹帷幄”“三国巡游”等实景演艺活动。以曹操“唯才是举”史实为灵感打造的“曹营募将”互动游园体验,成为亮点。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宣教部经理路耀棋介绍,馆内沿游览线路设置大量NPC,化身谋士、将士,与游客通过答题、通关、寻物等互动,解锁“一步一考题,一景一玄机”的奇妙之旅。此外,馆内还推出“招贤纳士”“谏宴群臣”等情景演绎,以及三国巡游活动,深受游客喜爱。

博物馆的多维文化体验同样出彩。学术讲堂中,权威专家每日开讲三国专题,解析曹操墓考古等学术热点;汉风美学馆里,游客身着定制汉服,经专业妆造变身三国人物;5D影厅运用先进技术,还原曹操生平,带来沉浸式观影;文创咖啡厅内,三国主题饮品飘香,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将文化融入餐饮购物。

博物馆恢宏大气的建筑与丰富的文物陈列,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来自山东聊城的游客孟凡成感慨:“这里整体建筑特别大气,展出的文物数量多、种类全。我一直爱读《三国演义》,曹操在文学、军事上的成就令人钦佩,是我崇拜的人物。今天实地参观,更深刻感受到了三国历史文化的魅力。”

自开馆以来,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凭借“考古遗址+沉浸演艺”的创新模式,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热门目的地。此次“五一”开展的活动,实现从“文物展示”到“文明对话”的升级,通过多维联动,重现三国风云,传承建安风骨,吸引数万名游客感受三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林州市

精彩文旅活动“燃”太行

安阳融媒记者 郭荣

“五一”假期,林州文旅市场热度爆棚,各景区景点游人如织,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红旗渠风景区无疑是此次“五一”假期林州文旅的顶流担当。假期首日,景区便迎来了大批游客,停车场早早停满车辆,售票窗口和检票口排起长队。景区精心筹备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尤其是机器人的惊艳亮相,成为游客竞相追捧的焦点。灵动的机器狗欢快舞动,和游客亲密互动,为景区增添了别样的科技趣味,现场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太行·红日》震撼上演

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更是一票难求。演出以巍巍太行为天然背景,将数字特效与灯光完美融合,生动演绎了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和不屈精神。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配合震撼的音效和绚丽的舞台效果,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观众纷纷表示深受震撼和感动。

此外,红旗渠景区还安排了红歌大合唱、红旗渠修渠往事讲述、歌舞快闪、非遗演出、体脂登山挑战赛、铜人巡游等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游客一边漫步在红旗渠畔,欣赏着人工天河的壮美景色,一边参与各类活动,沉浸式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对林县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壮举赞叹不已。

除红旗渠风景区外,林州其他景区也同样热闹非凡。太行大峡谷推出了环球飞车特技表演、川剧变脸、民族舞蹈、魔术表演、传统乐器演奏与舞狮等特色民俗互动演出活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技的结合,让游客大饱眼福。万泉湖景区举办的“穿越商朝奇妙旅”活动,游客可以在青铜编钟声中观看《商王迎宾》,欣赏《贞人灼甲》《琬琰同舟》《妇好出征》等精彩节目,体验甲骨文图腾柱、巨型稻草人王国,还能参与水上飞人、非遗角弓试射等项目,收获别样体验。

为了保障游客的游玩体验,林州市提前谋划,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服务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交警全员上岗,保障景区周边道路畅通;各景区增加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加强巡逻和引导;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旅游市场的巡查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游客吃得放心、玩得舒心。

这个“五一”假期,林州用创新场景激活红色基因,以文化厚度提升体验温度,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触摸历史、感知山水。随着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这座太行山下的魅力之城,正以更鲜活的姿态吸引八方来客。


仓巷街

“麻姑”现身送吉祥

安阳融媒记者 牛静 文/图

5月5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安阳古城仓巷街依然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麻姑踏青鸾”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热度丝毫不减。

当天下午,活动现场,麻姑身着华丽的古风服饰,携一众古风侍女现身仓巷街,她们装扮得精致典雅,仿佛从古代画卷中走出,一亮相便成为全场焦点。麻姑与侍女们轻盈起舞,舞姿优美灵动,与古城的古色古香相得益彰,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在舞蹈过程中,她们还热情地邀请游客一同参与,与大家同乐共舞,现场气氛欢快热烈。

此外,麻姑和侍女们还向广大市民游客发放吉祥伴手礼,传递美好祝福。收到伴手礼的游客纷纷表示惊喜和开心,一位来自湖南长沙的赵女士兴奋地说:“我是特意趁着‘五一’假期来安阳游玩的,没想到在假期最后一天遇到了这么有趣的活动。麻姑和侍女们的表演太精彩了,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而且还收到了吉祥伴手礼,真的太有意义了,真是不虚此行!”

据了解,仓巷街作为安阳古城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了游客们喜爱的打卡地。此次“麻姑踏青鸾”活动,不仅为“五一”假期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安阳古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透过殷商元素读懂大邑商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记住一座城,可能是在烟火升腾中,感受舞动舌尖的地方美味;可能是在地方博物馆中,邂逅写满历史的珍贵文物;也可能是通过一件喜欢的文创手作、一段动人的演绎剧目,从了解,到认识,再到喜爱……5月2日,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游客络绎不绝,有拍照集章的,有参与景区互动游戏的,还有在景区识读甲骨文的。不少游客发出赞叹,这次来安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情景演出精彩纷呈

大约10时,几名身穿红色战袍、手持“兵器”的女将分列妇好雕塑两侧,在铿锵的战鼓声中,头戴殷商纹饰黄铜冠、身着朱红色披风的“妇好”,大步流星般走来。游客越聚越多,人们围在妇好墓广场想要一睹女将军的英姿。激昂的节奏、雄壮的气势、刚劲的舞步,仿佛将人们带回殷商时期,穿过金戈铁马与历史烟云,遇见那位既能驰骋战场,又能治国治家的巾帼英雄。精彩的演绎不时引来阵阵掌声,游客们连连叫好。一位游客感叹:“此刻,妇好‘活’了,不再只是书本上的记载,具象化的演绎让我们对殷商历史有了更深的认知。”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张昕感慨道:“太出乎意料了。虽说来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但到了之后发现,安阳超过了预期,特别震撼!”

“这太好看了!我也要来一个。”在景区西部的白顶帐篷下,不少游客被甲骨文刻字作品吸引,在展示柜前驻足。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7岁男孩牛睿挑选了一块陆龟腹甲,先从写有吉祥话、生肖、姓氏等甲骨文中,挑出了一句祝福语,坐在桌旁用心刻画着,再创意改造。之后,他拿起刻刀小心翼翼雕刻,接着是丙烯做旧、装裱,最终做出了自己想要的甲骨刻字作品。来自上海的钱女士告诉记者:“制作过程中,我不禁想到,古人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是怎么用甲骨记事的,要刻多长时间?这样的体验活动连接了历史,很有意义,也让游客在参与中认识了一段历史,一座城市。”


大型实景行浸式演艺

《洹溯·大邑商》

一场光影声电交织的视听盛宴

安阳融媒记者 梁亚杰 文/图

5月2日傍晚时分,众多游客纷纷向殷都桥南岸的月亮岛聚集。19时30分许,随着舞台灯光变幻,大型实景行浸式演艺《洹溯·大邑商》盛大开幕。

游客热情高涨,全场座无虚席。随着演出情节的推进,现场灯光变换,剧情逐渐展开,在灯光、喷泉、激光、仿生无人机等多重技术手段的应用下,现场观众被带入剧情。近一个小时的实景演出中,演员们或由观众席列队登场,或由舞台处集体亮相,“双向奔赴”式的表演形式极大增强了群众的体验感。游客杨雪在观看完演出后说:“我和爱人专门从外地过来看这个演出的,真的太震撼了!这趟没有白来!游客能在光与影的交织中了解殷商历史,对妇好的英勇形象有近距离的感知。这样的实景演出技术先进、沉浸感强烈!”

“以殷商历史文化为底色、以符号传奇故事为脉络”是《洹溯·大邑商》最显著的节目特点。整场节目观毕,“场面宏大震撼、人物丰满细腻”是现场观众的共鸣。殷墟片区演艺管理部负责人付壮壮介绍,《洹溯·大邑商》结合戏剧、舞蹈、演艺等表演方式,实现了光、影、声、电交织,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听冲击。“整个‘五一’假期,每晚7点半和9点,《洹溯·大邑商》都将如期和观众见面。昨晚的演出有很多外地游客专程赶来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使我们的演员备受鼓舞,大家将以高涨的士气和精湛的演技,继续为游客进行演出。”

付壮壮介绍,《洹溯·大邑商》以“司母辛”方鼎、妇好鸮尊、妇好铜钺、嵌绿松石象牙杯四件文物为线索,通过活化殷墟文物,让文物为观众讲述殷商传奇故事。在节目中,观众将目睹玄鸟生商的神奇传说,见证盘庚迁殷的历史抉择,回顾妇好的英勇故事,再现殷商王朝的灿烂辉煌。

(本文图片由安阳融媒记者曲海庆、郭有明、冀坤、刘剑昆、高倩、王慧敏、申昕、郝亚伟、赵晓凤提供)

详见:安阳:缤纷“五一”穿越殷商三千年 魅力之城喜迎四面八方客→「链接」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相关文章
  • “非遗里的钟山——第二十二届月照苗族‘四月八’文化活动”启幕   2025-05-06 17:14:00

    5月5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街道马坝村沙沟林场苗族跳花场内人潮涌动,“非遗里的钟山——第二十二届月照苗族‘四月八’文化活动”在芦笙悠扬、苗鼓铿锵中拉开帷幕。来自当地及周边的苗族同胞与八方游客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文化与欢乐交融的盛宴。当日上午,马坝村跳花坪主会场彩绸飘扬,银饰叮当。随着绕花台仪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解锁"五一"文化度假新范式   2025-05-06 13:19:00

    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当青铜文物化作纸鸢在考古工地上空翩然起舞,当千年古琴与鼍鼓在博物馆共鸣,当“MiNi移动博物馆”亮相郑州街头……这个"五一"假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十余项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让数万游客在博物馆探秘、考古工地寻踪、城市街头邂逅中,真切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厚重底蕴与郑州

  • 安阳:缤纷“五一”穿越殷商三千年 魅力之城喜迎四面八方客   2025-05-06 12:31:00

    缤纷“五一”穿越殷商三千年魅力之城喜迎四面八方客殷墟博物馆穿越时空领略殷商神韵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甲骨文的‘车’字和考古出土的车样子真的一模一样!课本上学的知识今天在现场见到了。”5月1日上午,殷墟博物馆“车辚辚马萧萧”展厅,在该馆副馆长徐河建的引导下,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小游客幺馨杨看着展墙上泛着

  • 文旅创新、暖心服务激发“五一”消费新活力   2025-05-06 09:27:00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杭州西湖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着给游客指路;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里,老板提着长嘴铜壶穿梭倒茶;新疆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的基础上,增开了近450列旅客列车;郑州东站平均2分钟驶出一趟高铁;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园延长开放时间……这个“五一”假期,人潮涌向天南海北

  • 五一假期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2025-05-06 08:23:00

    五一假期期间,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以“十年璀璨・野有好戏”第六届马戏嘉年华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匠心打造以稻草为主的多组美陈场景,构建“智慧+人力”双保险安全体系,并着力践行“温暖泉城爱在济野”服务品牌。通过在游客体验提升、安全保障强化及服务质量优化等多方面的筹备下,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累计接待

  • 聚焦五一假期丨66万人次,4.87亿元……栾川文旅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5-05-05 22:23:00

    老君山、重渡沟连续多日达到最大承载量,文旅市场“井喷式”增长,央媒多次点赞奇境栾川……五一假期,洛阳市栾川县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特色产品供给和优质贴心服务,实现文旅消费全面提振,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6.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4.87亿元,同比分别增幅16.99%、14.6%。文旅消费新动能 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