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就业促进行动,更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通知》,从九个方面发力,部署推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工作,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之路。
健全就业责任体系。各盟市要强化属地责任和专项经费保障,建立“党政主抓、部门协同、校企联动、全员参与”机制,实行包保责任制,深化地校联动与地厅协同,为高校提供政策、资金和企业资源等支持。高校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四到位”要求,制定任务书、时间表,将就业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多渠道扩大岗位供给。各部门、各盟市要加快推出促就业增量政策,确保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不低于上年度,深化税收减免、援企稳岗等政策,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重点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岗位,设立“公费农科生”等基层服务项目,挖掘教学、科研及管理助理等岗位,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就业带动型企业。
开展联合招聘行动。围绕内蒙古自治区风氢光储等重点产业,联建实习就业基地,组建就业联盟。各盟市要联合高校、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多方资源举办分层次、分行业、跨区域系列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有效岗位。高校要严格落实“两个100”“不少于10”的“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要求,高频次开展“小而精、专而优”专场招聘,建立闭环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岗位利用率。
健全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盟市要建立人才需求发布机制和预测预警机制,定期发布长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引导高校优化专业布局。依托“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岗位信息精准推送;教育、人社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衔接、接续服务工作。
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帮扶。建立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毕业生“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帮扶台账,优先提供岗位咨询、培训和实习机会,确保每人至少获得5个有效岗位。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支持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鼓励高校联合企业开展委托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和实践基地共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规范实习实训,推进职业院校落实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动,提升毕业生专业技能。
提升求职就业能力。选树就业创业先进典型,激励毕业生留蒙就业。开发完善“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实行“六个一”专项辅导,确保学生在校期间选修1门生涯规划课、接受1次系统就业指导、参与1次能力提升活动、参加1次实习实践、接受1次岗位推荐、开展1次职业体验。
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施“红黄牌”预警,通过撤销一批、改造一批、优化一批专业,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衔接、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优化。构建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导向的专业评价体系,反向优化培养方案,形成招生、培养、就业闭环管理。
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建强创业园、产业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举措,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落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原标题:内蒙古推出九大举措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编辑:魏颖
[稿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4448454082511375]
编辑/何海潮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