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真没想到在社区就能办理高龄津贴,少跑了很多路。”近日,在四川宣汉县蒲江街道周桥社区,居民陈善国对社区政务服务效率赞不绝口,因为宣汉开展的“社区通办”服务,搬到城里居住的他就不用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这项业务。
当40个便民服务事项延伸至社区、乡村,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临时救助等便民事项再也不用多跑路,在“家门口”就能搞定。在宣汉,这场静悄悄的政务变革——“社区通办”服务,让“便民服务”真正照进了弄堂深处,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乡镇户籍群众迁移到县城和中心场镇居住,但大部分便民服务事项仍需回户籍地办理,群众办事“多头跑、往返跑”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群众异地办事难题,满足群众办事就近办需求,宣汉县创新推动“社区通办”服务模式,实现了异地户籍群众的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临时救助等40个便民服务事项在县城和中心场城镇社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现场为群众办业务
“加”字扩容 全域通办解民难
走进宣汉县蒲江街道华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见门口摆放着一块展板,上面列举着宣汉县便民服务事项“社区通办”清单,一旁的大屏幕上还在滚动播放着“社区通办”流程、业务联系人等内容。
“你好,我想办理社保生存认证,你们这里可以办理吗?” 4月24日,市民王应梅来到了华融社区办理业务,在社区通办专员曾冬梅的帮助下,不到5分钟就办理完成。王应梅高兴地说道:“我户籍是属于君塘镇的,今天到巴人广场逛街,想起自己的社保生存认证还没弄,就近到这里来办,没想到也能办成,真的太便利了!”
“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等特殊居民,我们还提供上门帮办、延伸包办、随时代办等服务。”曾冬梅介绍,同时,我们还利用微信群、开院坝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提高辖区群众对政务服务帮办代办的知晓率,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办成事。
以前,群众办事跑了“冤枉路”,经常怨声载道。为了更好地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米”、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去年以来,宣汉在政务服务上做“加法”,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供给,创新推动“社区通办”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县域内异地户籍群众办事难、跑远路问题,实现群众事就近办。
同时,还集中梳理下放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住院费用报销等37项便民服务高频事项至县城15个城市社区,制定形成“社区通办”事项清单,设置“社区通办”服务专窗和工作专员, 建立起“乡镇(街道)—城镇社区—户籍乡镇(街道)”联办机制,形成“接件—办理—办结”群众“零跑路”良性闭环。自试点以来,已累计为1万多名群众提供了“社区通办”服务。
“今年,我们在前期‘社区通办’改革试点基础上,实施扩面增效行动,新增3项部门放得下、社区接得住、风险能管控的服务事项,拓展南坝镇、普光镇、土黄镇、胡家镇4个中心场镇,共有22个城镇社区实施开展‘社区通办’服务。”宣汉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现场为群众办业务
“减”字引领 流程再造纾民忧
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即时办结;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线下即时办结、线上2个工作日;残疾人托养服务申请,15个工作日……在宣汉县政务服务事项“社区通办”清单上,标明了每一项业务所需要的时间,高效便捷的办事效率,让不少宣汉群众纷纷点赞。
“方便、快捷,没想到以前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办完的事情,现在只用跑一次,在家门口就办好了。” 近日,家住蒲江街道的彭先生来到了宝寺社区办理了住院费用报销业务,仅仅5天就完成了全部流程,比上次少提交了2个材料,办结时限也比以前减少了10天。
“坚持‘减’字引领,流程再造纾民忧,办事效率再提速!”据宣汉县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以“社区通办”改革为牵引,聚焦群众办事环节、材料、时限等方面重点做“减法”,逐项明确“通办”运转全流程,精简办事环节,重构审批流程,压减办理时限,推进数字赋能,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近年来,宣汉按照“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原则,对办理事项进一步优化提升,组织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开展流程再造,简化16个便民服务项目48项办理流程,完成37个城镇社区专网延伸、账号匹配和权限赋予,实现群众办事平均申报材料减少47%、办理环节减少50%、办结效率提高60%,大幅度缩减群众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
同时,该县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性告知、AB双岗等服务制度,推行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模式,打破窗口壁垒,加强协调配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优”字增效 用心用情惠民生
为提升“社区通办”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加快推进服务向前移、向下沉,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4月28日,一场政务服务“社区通办”业务培训会在宣汉党校召开,10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37个乡镇同时开办分会场,线上参加培训会议。
“这次培训内容非常实用,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平时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想要最大程度地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就需要我们不断精进业务。”培训会结束后,龙潭社区工作人员笑着说道,“以后,我们能办的服务事项越来越多,我们辖区的老百姓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近年来,宣汉县全面统筹办事资源、建立办事队伍、整合办事资金、提升办事能力,强化服务保障,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将“社区通办”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推进,组织各业务主管部门系统梳理办事系统、流程、材料等办理要素,印制《“社区通办”工作手册》,组织800余名“社区通办”专员进行专题培训,打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服务高效”的“社区通办”队伍。
同时,该县还优选24名主管部门业务骨干担任“社区通办”联系指导员,对“通办”专员进行一对一答疑、手把手指导,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办理质量,切实将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一件件特色事项,一次次暖心服务……如今,“社区通办”服务在宣汉已经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社区用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兜”起群众满满的幸福,“答”好新时代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