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果”缀满棚 白寨“钱”景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2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袁楠 通讯员 贺洪强 刘晓阳 刘雪敏

眼下正是大棚西红柿上市的黄金季节,4月21日,位于原阳县葛埠口乡白寨村的白寨蔬菜交易市场,客商们品尝着农户新鲜采摘的西红柿赞不绝口。

外地客商到白寨村采购新鲜西红柿

“咱这里的西红柿口感好,卖相好,销售快,来这里拉西红柿已经是第三年了,每两天一趟,卖的可快,这里离郑州近,交通也方便。”一位来自周口客商王增光说道。由于品质过硬,白寨村的西红柿不仅畅销本地市场,还远销周边省市,来自外地的客商络绎不绝,订单不断,小小的西红柿成了白寨村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种植户杨书通正在采摘西红柿

种植户杨书通捧着刚摘下的西红柿,乐呵呵地说:“现在种的品种都是M7,口感好,现在来拉的客商都是直接要我的联系方式,来这拉的客商哪的都有,驻马店、周口、新密,番茄不愁销路。”

据介绍,白寨村种西红柿已经30多年的历史,但是过去信息闭塞,苦于没有销售渠道,老百姓卖菜比较困难,好产品却出不去。三年前成立交易市场后,老百姓家门口种菜卖菜,不出村庄把钱赚。为方便交易,线上建立客商微信群,固定客商有四百多家,西红柿供不应求。“为啥客商多,西红柿好吃,沙瓤、老口味好吃,像今天几百斤货,一个小时就销完了,从五点半开始到七点就结束了,现在老百姓卖菜一点都不作难。”白寨蔬菜交易市场负责人聂云富说。

据了解,白寨村近年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将大棚西红柿种植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村里的西红柿以果形均匀、口感面甜、汁水丰富而备受市场青睐。目前,全村已发展大棚西红柿种植面积600亩,年产量达720万斤,带动180户农户增收,人均年收入增加近1万元。

白寨村党支部书记白书斌介绍,村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同时,村里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培训,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下一步,俺村将加大力度提高村集体收入,预备建立一个标准化厂房,再投入290万,建立育苗基地,提高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让白寨村民不用出村就能买到菜苗,不用出村就有销售渠道。”白书斌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文章
  • 青岛故事丨把网红景区“端”上餐桌!岛上名厨让“舌尖美食”变“舌尖旅行”   2025-05-01 09:18:00

    墨鱼丝拼成“中山公园秋菊”,龙虾雕刻成“海军博物馆战舰”,桂花酿薄脆描绘出“海滨木栈道”……在青岛一家饭店的餐桌上,用食材制作的一个个微缩版网红景点令食客们叹为观止。从业30多年的大厨王宝,将汇泉湾畔的十大胜景悉数收拢于方寸餐盘。不仅是"十景宴",他还首创了24节气宴,并升级为"42宴"。此外,“土

  • 当你五一出发去山西,你就会尝到…   2025-05-01 06:03:00

    千年古建打底舌尖宇宙才是重头戏这个五一山西申请成为你的味觉目的地从清晨的头脑配黄酒到午间的刀削面、过油肉傍晚的运城羊肉胡卜、荞面碗托再到夜宵的闻喜煮饼……美食暴击24小时不间断每一口都是地道晋味假期读秒速来山西解锁从早到晚不重样的干饭副本吧来源:山西云媒体

  • 137届“广交”透视丨关税战VS广交热:“广交世界”逆势“破壁突围”   2025-04-29 10:36:00

    4月27日第137届广交会二期结束,5月1日三期将如约而至。“关税大棒”阴影之下,“广交世界”外贸企业、“广交”客商们的心声成为关注焦点。无数中外采购商都提及,广交会作为全球贸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在当今世界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外贸韧性突围的“风向标”作用更加凸显,让我们聆听天下客商们的“

  • 头部电商主播助阵,融入当地文旅发展——正逢樱桃成熟时   2025-04-29 10:11:00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晨光穿透水雾氤氲的塑料膜,在连栋大棚里织出细密的金网。成千上万颗樱桃拥挤在枝头,红艳欲滴的果实让空气都浸透了清香。农人踩着人字梯穿梭其间,红宝石般的果实落入竹筐,偶尔有熟透的樱桃迸裂,浓艳的汁液顺着指尖滴落……又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长清区五峰山街道的樱桃大棚里,一派繁忙的景

  • 每个人都是主角|智慧农夫杨长胜:我用科技来种田   2025-04-28 09:11:00

    【编者按】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闪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每个人都是主角》中视频专栏,用镜头追光身边每一个了不起的山东人、中国人,讲述他们在烟火人间书写平凡史诗的温情故事。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从“靠天靠经验”种田的“老把式”,到掏出手机让卫星遥感“把脉开方”、无人机高效施肥的“

  • 创业导师谈创业⑤丨是老师也是老板,他说大学生创业“该踩的坑,得踩”   2025-04-27 18:53: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易昂2016年,在中南大学从事耐磨材料研究多年的向勇,带着核心技术和团队,创建湖南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多年来,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向勇带领团队研发出高硼高速钢双金属辊套轧辊 、热轧粉末大马士革钢板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从学校到企业,从实验室到市场,向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