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丘沟渠连通解灌溉之困,农民增产增收现希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7:30:0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宁晓菊 贺龙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更高水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

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地丘陵区受地形地貌限制,耕地破碎化严重,且坡地地表水资源难以蓄存,地下水位深、开采难度大,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较大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使山地丘陵区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动力不足。

豫西山地丘陵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降水不均,冬季寒冷、雨雪稀少等特征,农业生产容易遭受干旱、干热风等灾害威胁。特别是在气候增暖和降水极化的今天,该地区干旱风险增加,加剧了作物生长时的干热胁迫,亟需稳定的灌溉水资源确保农作物安全生长。修建和疏通小型塘坝、沟渠等水利设施,在汛期拦洪蓄水实现水资源的有效收集,或者引调入外部水资源,完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实现灌溉水资源的稳定供应,成为豫西山地丘陵区改善耕地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解决农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

洛阳市邙岭地区属于豫西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区,境内沟壑纵横、地形陡峻,作为黄河和洛河的分水岭,大气降水在该区域多数地方会顺着斜坡流走、难以收集和有效利用。加之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降水稀少、干旱频发,农业生产长期依赖大气降水,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作者及团队成员对邙岭地区调研发现,该地区多数农田无法灌溉,只有少数坡下低洼地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可以用来灌溉缓解旱情。以小麦为例,丰水年邙岭雨养农业区小麦产量可以达到250~300kg/亩,干旱年小麦产量骤降到50~100 kg/亩。比较发现,丰水年小麦产量勉强达到平原地区小麦平均产量的1/2,干旱年仅为平原地区小麦平均产量的零头。因此,通过修建、维护和连通沟渠,形成完善的沟渠网络系统,将外部水资源引入到农民的田块地头,解决农民灌溉问题,成为邙岭地区抗旱保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任务。

小浪底南岸灌区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河南省“四水同治”重点工程,旨在解决洛阳及巩义等7县(市、区)的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问题,特别是邙岭地区“近黄河却无水”的困境。2022年底小浪底南岸灌区主干渠试通水后,豫西山地丘陵区迎来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契机。然而,山地丘陵区将灌溉水资源引入到农民的田块地头时,不仅需要干渠和支渠的修建,还需要小型提灌站、地下管网等配套设备的修建与完善,工程量大、成本高、任务艰巨。

目前,邙岭地区仍存在灌溉设施衔接不畅、管网损毁、渠系无水等问题,农民依然无法灌溉。而且今年开春以来降水稀少,干旱强度逐渐增加,土壤墒情比较好的田块小麦下半部分叶子也开始发黄,个别受干旱威胁严重的田块,小麦植株矮小(高度不足40cm),下半部分叶子已经干枯,孕穗困难,甚至出现枯死的迹象。经济作物如黄杨也因缺水而叶片发黄、长势萎靡。

虽然洛阳市各级政府将尽快实现“有沟渠、能连通”作为提升山地丘陵区农田灌溉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手段,但是因为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投入限制,将灌溉水资源引入到田块地头,全面实现“水到田头、按需灌溉”仍任重道远。与洛阳河川地区(如偃师翟镇)已经建立的成熟的灌溉水网相比,山地丘陵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仍需长期投入。

此外,从气候水热条件看,邙岭地区在热量资源上可以保证一年两熟,但是水资源匮乏是一年两熟制的严重制约因素。据经验丰富的老农讲,干旱年份,如果夏秋季土地休耕,只在冬春季种植一茬小麦,可以较好的保持土壤墒情,确保小麦产量达到300kg。因此,在灌溉体系完善前,应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制度,从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以保墒增效,减轻干旱危害,提高作物产量,确保农民收益。

图1 已经修建好尚未通水的水渠

图2 小型提灌站管网尚未接通

图3 干旱对不同土壤墒情小麦生长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新一轮降雨又来了!五一假期天气如何?出行必看   2025-04-28 18:17:00

    明后天,南方新一轮降雨发展,并伴强对流天气。4月底到5月初,南北方多地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或现高温。临近五一假期,公众注意合理安排行程。暴雨+暴雪+雷暴大风,新一轮降雨明后天发展今天(4月28日),我国中东部降水缩减,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降雪增强,西藏、四川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 苏州: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7%   2025-04-28 15:25:00

    每经AI快讯,据苏州统计微信公众号4月28日消息,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5.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75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615.98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3449.95亿元,

  • 陕西岐山枣林镇:抢抓农时抗旱忙 坚定信念保夏粮   2025-04-27 11:52:00

    面对当前抗旱严峻形势,连日来,陕西省岐山县枣林镇坚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动员指导抗旱灌溉,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抗旱保苗,誓夺夏粮稳产稳收。在岐山县枣林镇尉迟村东王组一片大田里,两台喷灌装置昼夜不停,细密水流如银线洒向田间,滋润着急需水分的抽穗期麦苗。村党支部书记王晓兵说:“时下正

  • 本周末南方大部降雨并伴有强对流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北方地区   2025-04-26 12:29:00

      本周末(4月26日至27日),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并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江南、华南北部一带为降雨核心区域,部分地区有暴雨。同时,新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北方地区,华北、黄淮等地气温波动明显。  南方新一轮降雨上线 本月底前西藏青海等地多雨雪  4月25日,南方降雨短暂减少减弱,仅在华南部分地区

  • 山丘沟渠连通解灌溉之困,农民增产增收现希望   2025-04-24 17:30:0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宁晓菊 贺龙珏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更高水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地丘陵区受地形地貌限制,耕地破碎化严

  •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AI智慧远程会诊平台投入试运行   2025-04-23 10:40:00

    近日,阿里地区人民医院AI智慧远程会诊平台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阿里地区在远程医疗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医疗援藏迈向新模式。据了解,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崔亚丽与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地区藏医院院长扎西顿珠联合提出“关于以数字医疗赋能高原健康,探索阿里地区AI医疗援藏新模式”的提案,建议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