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号,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湖南岳阳等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岳阳湿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湿地总面积达2852平方公里,湿地率高达19.19%;全市共建有14处自然保护区、6处湿地公园等共46处保护地,湿地保护率达67.27%。在这些湿地中,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仅鸟类就有378种在此栖息繁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分别有18种、74种。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我国首批六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在全球生态保护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岳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余戈:
“我们通过湿地修复、污染防治、总磷削减、十年禁渔等组合拳,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湿地保护‘大合唱’的良好局面。”
目前,岳阳市湿地呈现优良生态环境,378种鸟类在此生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8种、二级保护鸟类74种。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后,岳阳市将充分利用好这块国际金字招牌,打好生态名片,把大美湿地打造成为滋养生命、普惠民生的幸福家园。余戈:
“国际湿地城市将使我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特色产业和文旅发展,为社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形成“保护-发展-增收”的良性循环。”
记者:岳阳台黄宇、万莉君
编审:周红、李浩、于红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