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陈美西)“这是我们的黄精茶,采用森林套种让黄精自然成长……”今(3)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群山环绕的善感乡里,一场带着泥土香的”国际推介会”,让苗乡特产与世界市场来了个“亲密接触”。

来宾们走进善感乡。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美西 摄
这是“@重庆@世界·乘着高铁去苗乡——外国驻渝蓉领馆及境外驻渝机构彭水行”的活动现场。7月2日至3日,借助渝厦高铁通车的东风,市政府外办、彭水自治县政府邀请来自日本、加拿大、巴西、缅甸、越南等11国驻渝蓉领事机构,重庆韩国人商会、香港特区政府驻重庆联络处等6家境外驻渝机构及13家境内外媒体的近70名代表,搭乘高铁深入苗乡腹地,实地了解生态产业与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探寻国际合作新机遇。
逛遍苗乡好风景,特色产业亮点多
据了解,“@重庆@世界”是重庆市政府外办打造的重庆外事标志性品牌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先后在梁平、永川、江津等地举办,持续推动外事资源下沉区县,助推区县国际合作整体跃升。本次彭水行活动,是该品牌活动服务区县开放发展的又一成功实践。
在彭水期间,来宾们调研了苗医馆、苗绣馆和蚩尤九黎城、阿依河等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项目。
在善感乡石盆村,来宾们边走边看,整洁优美的乡村新貌展示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成效;苗药谷中药材黄精种植基地则呈现了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保家工业园区的重庆苗薯农业有限公司和红薯产业发展中心,向来宾们生动讲述了彭水如何将传统红薯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和精深加工,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金色链条”……
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高田真里在彭水看到山葵产业十分惊喜,品尝完彭水山葵制成的文创雪糕后,更是赞不绝口。此外,中华蜂蜜、苗绣、晶丝苕粉、布福娜等特色产品也成了“明星”,受到热捧。
缅甸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林卓越说:“彭水的传统服装、音乐,让我想起了缅甸的少数民族,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生活方式。这次访问就像一座桥梁,拉近了我们和彭水的距离。希望以后彭水人民和缅甸人民能多走动走动,增进感情。”

来宾与苗族阿哥阿妹跳起土家族竹竿舞。重庆市外办供图
农家院坝话发展,国际合作前景广
在善感乡苗药谷的农家院坝上,市政府外办主任王雯,彭水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序江,彭水县副县长刘爽,善感乡乡长张饶与来宾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介绍彭水发展机遇与投资环境。来宾们对彭水的特色农产品、苗医药健康产业、文旅融合项目等表现出浓厚兴趣。
“以前重庆有句俗语,叫‘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说的就是渝东南以前条件艰苦。可如今,这里完全变了!”王雯用一句俗语,引出彭水的发展故事。她介绍,中央外办从2015年开始就定点帮扶彭水,到处“牵线搭桥”,引资引智,支持产业发展。现在,彭水的“乡村味”里,越来越多地透着“国际范”。渝厦高铁开通,为彭水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王雯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好好交流,找到合作的“契合点”和“利益共同点”。

来宾们走进苗绣馆。重庆市外办供图
任序江也介绍说,近年来,得益于中央外办的定点帮扶和重庆市外办的指导支持,彭水不断加强县域外事系统能力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和国际合作“手拉手”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建成了重庆市首个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点,让彭水的乡村振兴既有“国际范”又有“苗乡味”。
院坝会上,外宾们畅所欲言,给彭水的对外合作和乡村振兴发展出点子。
奥地利驻成都总领事馆商务处负责人穆娥,此前在北京从事商贸工作。她觉得彭水的农特产品品质高,而且都是有机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她建议,彭水以后推广农产品的时候,重点强调“有机”和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这两个“闪光点”,不仅能在中国其他地区打开市场,还能走向海外。
同时,大家也表达了与彭水深化合作的积极意愿。禾众基金会(荷兰)重庆代表处就与彭水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提升彭水特色产品国际知名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发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国际合作模式。例如在山葵种植、黄精培育项目上,引进荷兰先进的种植技术、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土碗盛着蜂蜜酒,苗歌混着各国语言。嘉宾们纷纷表示,彭水之行刷新了他们对中国乡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认知,接下来,将积极推动本国企业与彭水开展务实合作,助力“苗乡好物”和“养心彭水”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