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东在全国人民眼中有很多符号,像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胜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经济强省等等高大上的认知外,说起吃鲁菜作为八大菜系之首自不必多说,山东煎饼、山东大葱、山东萝卜也是大名鼎鼎。

煎饼卷大葱占了两大特色,想必来山东的人都想尝尝这道小吃。今天就和大家来一块聊聊山东煎饼卷大葱的正宗家常做法,传统手工制作都需要什么工具,煎饼可能吃过,但传统手工制作工具你未必认识。

首先来和大家聊聊煎饼。先给大家订正两个错误的传统观念:
1、山东人都吃煎饼
错!
其实山东不是所有地市的人都吃煎饼,吃煎饼的饮食习惯也有地域性,主要集中在泰安、临沂、济宁等地区,像胶东半岛、鲁北平原、鲁西北平原等地区吃煎饼的很少。
2、煎饼都很硬、嚼不动
错!
煎饼硬不硬,主要是由制作煎饼的材料、食用方法和放置的时间来决定的,无论是玉米面、小米面、杂面等制作的煎饼,刚出锅或加热后食用都是比较软的,大部分人吃的煎饼都是在超市或者邮购,不是刚出锅的,肯定做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吃起来就硬,再加上大家吃的时候不加热,直接上嘴啃,不硬嚼不动才怪,这么吃即便是天天吃煎饼的山东人,也嚼不动!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煎饼大部分是批量化生产,传统手工制作煎饼不但工序复杂,还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工具,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吧!
1、磨

在没有机械化以前,无论是那种粮食作物制作成面粉都需要通过人工或牲畜来加工。常用到的工具就是磨盘,想必这个大家都在电视上见过。
把制作煎饼的粮食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也就是"煎饼糊子"。
2、鏊(读ào)子

烙煎饼专用的铁制圆形器具,直径大小不一样。磨好的煎饼糊子,取适量倒在鏊子上进行烙制,鏊子下用柴火加热。
3、篪(读chí)子或筢(读pá)子(耙子)
这两种工具都是摊开糊子,让其平铺或刮平在鏊子上的工具。
篪子多为弧形木制板。

筢子是用竹子或木质制作带把的长板,用途和篪子一样,就是长得不一样,

4、油擦子或刷子

油擦子俗称“油搭子、油布子”,是一个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也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上面渗着食用油,摊制煎饼前,用来擦鏊子,目的是将刷在鏊子上的油、均匀铺开,防止煎饼粘在鏊子上揭不下来。

刷子和油擦子的功能是一样的,用来从油壶里把油蘸到鏊子上。
5、铲子

山东有些地方称“抢子”,用来沿鏊子边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把烙好的煎饼和鏊子分离。
山东的煎饼和大葱的搭配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煎饼抹上自己调配的酱,把一整颗大葱都能卷到里面。香味特别浓,吃的时候煎饼的香,大葱的辣,还有大酱的咸,刺激了整个味蕾,那种感觉很过瘾。

煎饼的吃法还有很多,随各人喜好而来,可以卷菜吃,可以泡着吃,只不过煎饼卷大葱的名气太大,让其他吃法都被忽略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