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我国道家最重要的经典。春秋末期,老聃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之师,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
曾经是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在当时老子是德高望重的智者,学识举世闻名。孔子就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并称他为"龙"。由于周王朝的衰败和内乱,老子弃官归隐,坐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应官令伊喜的请求,著《道德经》与世。

《道德经》全书仅5000于字,共九九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合称《道德经》。
全书言简意赅,但内容博大精深,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比。老子已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人生的意义,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并提出了"道" "无为" "自然"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
在后面的作品中我会详细解读每一章节,和诸条友共同学习这晦涩而博学的中华经典国学,共同传承和弘扬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