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天干共有10个,分别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有12个,分别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时辰也呼应 12 地支。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时辰的一半就叫小时。
子时 | 丑时 | 寅时 | 卯时 | 辰时 | 巳时 |
午时 | 未时 | 申时 | 酉时 | 戌时 | 亥时 |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
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
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木火土金水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
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西亥为阴;
天干阴阳与五行: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阴阳 | 阳 | 阴 | 阳 | 阴 | 阳 | 阴 | 阳 | 阴 | 阳 | 阴 |
五行 | 木 | 木 | 火 | 火 | 土 | 土 | 金 | 金 | 水 | 水 |
天干的五合
天干五合即每两个天干合成一个五行,有五对天干,所以叫天干五合。
① 甲己合土
甲是阳木,它生长在己土里面,因此如果甲木最后枯萎了,那么它就会烂在土里面,最后都变成土。
② 乙庚合金
乙是阴木,阴木指的是在地底下的木了,那么地底下的木长年累月慢慢会变化的,最后会变成乌木。乌木太坚硬了,把它看成金属类,叫乌金,所以乙庚合金。
③ 丙辛合水
丙是火,辛是金,火把金融化了,最后就都变成水了。
④ 丁壬合木
丁代表火代表光,壬代表水,在光和水的作用下,最后构成了一个树木的生长, 变成了木。
⑤ 戊癸合火
戊是阳土,土在上面,癸是阴水,在底下的水。那么底下的水指代的液体有两种,一个是地下水,一个是地下的岩浆,流动的滚烫液体,一旦爆发出来,就是火山爆发,它是以火的形式出现,所以戊癸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