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淞整理
大禹降龙:

相传尧舜时期,寰宇之内,洪水横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大禹为民解困,率民治水。 他采取疏导方法,引水归河,然后倾入大海。 当时,嵩山下,有一头无角母龙,名唤蛟龙,是水兽之长,喜欢引发洪水,兴风作浪。它看见大禹通过治水,使陆地显露,海河安澜,危及龙宫,便率领九仔以及水蛇 、龟鳖之类,引潮呈凶,阻止禹王治水。
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的特性,令臣民立于嵩山之巅 ,等待蛟龙涌上来时,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屡战屡退。大禹先与之战于伊洛,又截于河朔,再追于陈蔡,最后围困母蛟于颍河。大禹命人将颍渊堵住,使母蛟归海。于是蛟龙败阵,子孙四散。大禹又命勇夫百名,跃入水中,以绳掷套,缚住母蛟 。遂在高阜处挖一深井,立上桩柱,把母蛟锁入井中,令其永世不得出来。只留下鱼鳖虾蟹之类,生存于江河湖沼之中,与人类为友。

今河南省禹州市古钧台街的禹王锁蛟井,就是当年大禹治水缚锁 蛟龙的遗迹。锁蛟井不知始于何时,原坐落在古钧台街路西,井口置一石塔,用汉白玉雕 刻而成,塔高2米,分为七层,窗花层檐,层次分明。塔顶为一方城,城径一米,城周四墙 ,雕工精细,垛豁匀称。城之中央,立一佛寺,四面透窗,内有菩萨雕像。寺殿顶端,又有 神龛,龛内有神像,实为稀世之玉雕珍品。
今之锁蛟井,是1984年于原址稍东处重新修建的。井上建有一仿古亭阁,歇 山磨角,上覆琉璃瓦,前面四根明柱,八扇透雕 门窗。门额上刻着“禹王锁蛟井”五个大字 。殿内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头,左手紧握铁链,一副威武气概。像前有深 井一口,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铁锁链一条,以示井内缚有蛟龙。移开井盖,只见井内有水 ,水中有一石雕蛟龙,仰面朝天,似欲出之状。观者见之,无不缅怀大禹万苦不辞、为民造 福、治伏洪水的伟大功绩。
僧稠伏虎:

僧稠禅师在少林寺修行时,因少室山一带森林茂密,经常有野兽出没。其中有两只猛虎不断从山林钻出来,伤害人畜。少室山下村庄许多家的猪、牛、羊等被老虎吃掉,一个月内两只老虎叼走五个小孩,一个上山砍柴汉子被老虎咬掉一条腿。吓得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不敢起早搭黑干活,走亲戚还得结队同行,扰乱得人心惶恐不安。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跋陀大师创建嵩山少林寺后,许多高人贤士纷纷入寺为僧。跋陀的弟子惠光、僧稠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据《慧光传》中记载,跋陀一日在洛阳市见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一连五百。跋陀奇之,遂劝度为僧,后又度僧稠。光、稠均不世出之人物也。光以学显,稠以禅著。
这里单说僧稠。他俗姓孙,生于北魏太和四年(公元480年),从小就以孝顺和信用闻名于乡里,后来,发奋学习传世典籍,全通五经和史书,被征为太学博士,从事讲解经籍要典,才能和声望盖压群臣,将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却因情随事迁,产生厌世心理,为解除烦闷,开始阅读大量佛教经典,以求从中解脱。

有一天,僧稠满怀喜悦地到嵩山少林寺拜见了跋陀法师,呈上自己所学成果,跋陀当即称赞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这是说,中国禅学学得最好的要数僧稠了。僧稠便拜跋陀为师。
僧稠少时体质较弱,后发愤习武,练得拳捷骁勇,体轻身灵。他理解极快,学佛成绩卓著,被跋陀赞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他后来在嵩岳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自佛教传入洛阳以来,安世高所译经典,均为佛教小乘,而小乘佛法随小乘经典的流传,却潜入僧俗间,起始没有张扬大旗罢了。北魏,在嵩山少林寺先后有跋陀和达摩所传佛法。跋陀弟子僧稠承师所传佛法,与达摩所传大乘佛法禅宗据典不同,分庭抗礼,此后,两派分别传遍天下,生生不息。
僧稠的传教弘扬佛法的威望日高一日,当时,称他为“道张山世,望重天心”,成为一代名副其实的佛教领袖人物。当时不少僧俗随僧稠学佛法,僧稠的声望已经遍及朝野上下。北魏孝明帝曾接连三道诏书,召请入宫弘传禅法,僧稠都委婉谢绝,他请使者转告皇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在山中行道传法,同样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孝明帝也只得允从,特派人将所需物运到山中供养。魏孝武帝登基后,也数次下诏邀请僧稠出山进宫传法,僧稠依然婉言拒绝,孝武帝也只好于永熙元年(公元532年),为他建立精舍禅室,下令,聚集僧众以便供养。

一日,僧稠禅师手拄锡杖在少室山畔练法。天空突然刮起卷地黄风,沙土打得人睁不开眼。僧稠禅师双手合十在风中站定,待风住时好下山。但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巨“吼”,吼声震动山岩。睁眼看时,两只猛虎却向僧稠禅师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僧稠禅师就地束身,躲过里老虎的猛扑。两只老虎扑了个空,好不甘心。分别调转方向,从左右腾空而起,再次向僧稠禅师扑来。就在这时,只见僧稠禅师双手举起锡杖,口中念念有词,大喝一声:“孽畜,休要伤人!”但见锡杖首尾冒出青烟,这两股青烟犹如两把利剑,直刺两只猛虎张开的血盆大口。再看两只猛虎瞬间摔落在地上。两只老虎被僧稠禅师制服。此后多少年,少室山一带再也没有老虎伤人的事件发生。
成语“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