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也就是3月1日,国家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酮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开始实施。”

新标准中规定,以血液中乙醇的含量检验为例:
饮酒驾驶标准为0.2mg/mL
醉驾标准为≥0.8mg/mL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看不懂了,不是说新规吗?怎么还和以前的一样,有什么区别呢?别着急,下面为您一一解读。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标准还跟以前一样,都是每100毫升达到20-80的属于酒驾,超过的80的属于醉驾,但是其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一点变化的是新增了酒驾的检测方法,在老国标中,酒驾醉驾的认定标准是基于最后的血液酒精检测,而新国标中,则新增了尿检这一方法,通过血检和尿检的“双管齐下”来检测驾驶员体内的酒精含量,可以说更加精准了。不会因为人体代谢能力的差异而出现“漏网之鱼”了。

第二点变化的是认定比例的调整,新国标中将血液中乙醇的含量和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到了2300。这个系数的调整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换算系数是用来将血液中的乙醇含量转换为呼吸中乙醇含量的一个比值。在旧国标中,这个比值为2100,即如果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mg/ml,那么呼吸中的乙醇含量就相当于2100mg/L。
新国标将这个比值调整到了2300,这意味着同样的血液中乙醇含量,换算到呼吸中的含量会更高。例如,如果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mg/ml,那么呼吸中的乙醇含量就相当于2300mg/L。
所以,相比于旧国标,新国标的换算系数更容易得出高的呼吸中乙醇含量。

第三点变化的是新增了醉驾免刑条款,中间的条款内容不再赘述,直接意思就是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的,在居民小区等停车场所挪车停车的,他人送你到小区然后接替驾驶的,或者你将车开至小区门口的短距离驾驶的,这些情况均可以认定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可以说,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对于酒驾、醉驾的判定更加严格了,但是对于急救伤病、短距离驾驶,停车挪车的认定也让其更具人性化了。这也提醒我们各位朋友,只要喝酒就不要开车了,不仅危害自己,而且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的不负责。

最后,新国标的实施,是对酒驾醉驾问题的一次重要调整,它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对每一位驾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酒驾、不醉驾,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的安全负责!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好了,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我们评论区见!别忘了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