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终年91岁,他的去世让亿万中国人民悲痛欲绝,在他去世当天霸榜各大互联网平台,无数的中国人民为他的牺牲而悼念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那个时候由于中国局势动荡幼年时期的袁隆平跟随父母辗转多地,就这样在各个地方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后来在西南农学院完成了农学系农作物专业的学习,袁隆平最初是想成为一名空军后来因为在校大学生需要参加经济建设便继续留校学习
水稻研究
袁隆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后来又被分配到了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教书,后来更是成为了湖南省安江农校的教员
在1960年的时候,袁隆平在试验田内意外发现一株特殊形状的水稻,后来通过推理断定这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后来袁隆平就开始尝试杂交品种,次年当他把变异株的种子播种到试验田后就验证了去年那颗植株就是天然杂交水稻
在往后的几年里袁隆平没日没夜的研究杂交水稻在196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的发布得到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的高度重视
1970年湖南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被调任至此,最终经过几年的研究在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袁隆平并发表了两篇文章《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以及《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
再未来几年内袁隆平一直在研究杂交水稻直到2017年袁隆平与其团队培养出了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该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
2020年袁隆平在广州市选址,谋划和提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并且在大吉沙岛水稻公园展开水稻种植工作
同年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
除了水稻研究工作,还参加过各种社会活动,79年赴菲律宾召开科研会议,80年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指导,91年赴日本两系杂交稻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并参加洛克菲勒基金年会,98年出席广东肇庆“863计划”超级杂交稻项目会议等
不仅如此袁隆平还担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高级顾问,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隆平水稻博物馆名誉馆长
在玩我看来袁隆平的去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的人。袁隆平对农业科学的贡献不可估量,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为中国解决了粮食问题,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之一,他的成就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