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在1984年前的名称写作“身份证”。

那么我们深入的来了解一下身份证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时期:户口簿和介绍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民在一段时间是没有居民身份证的,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用的是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
第二个时期:第一代身份证。
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此后,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由此诞生。身份证登记项目主要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部分还采用手工填写。1995年7月1日起启用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采用全息透视塑封套防伪。1999年10月1日起,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身份代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第二代身份证
第一代身份证虽然比过往的户口簿便捷了许多,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制作工艺冗长,周期长,识别率低,防伪弱差等。因此,公安部统领全国研发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面向全国发布。
二代身份证是由多层聚酯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长度85.6mm,宽度54mm,厚度0.9mm。证件分为两面,一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及彩色花纹,另一面是公民的照片、出生年月、住址、性别、民族及身份证号。

那么身份证上的号码代表什么意思?我们可一探究竟。
身份证号码由18个数字组成
1. 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 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 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 第7—13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 第14、15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 第16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 第17位数字是校检码,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全国各省代码一览表

身份证只能补办,没有挂失,也没法注销,更不能作废。全国每年丢失身份证的人数不少,假如身份证被不法分子盗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个人要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