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科学是发现世界的原理,而技术是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的方法
包括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地研究法、访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社会网络研究法、统计分析研究法。

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
抓住主要矛盾;
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和个别属性突出出来;
综合:把整体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具体与抽象:
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具象分析或者提炼出简单而不失特殊性的模型;

比较与鉴别:
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某类或几类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较的作用:
分析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新发现和发明、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
比较的种类:
纵向比较(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历史形态下进行比较);
横向比较(同时间存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同类比较(对两个或两类性质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
相异比较(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
定性比较(对事物所具有的属性进行比较)、定量比较(对事物进行数量上的分析);
比较的步骤:
明确比较的主题:明白比较什么问题;
确定比较标准:将材料按可能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
解释比较内容:对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解释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
作出比较的结论: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给出结论;
运用比较进行科学研究:
考虑事物的可比性:比较的对象之间要有本质上的共性,否则是不可比较的;
考虑比较的广泛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广泛的,不能只考虑个别因素,造成片面的分析;
考虑事物的本质:不能光分析表面现象,要深入到本质;
考虑比较的局限性:比较只是相对而言的,你一定要和其他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归纳与演绎:
归纳:
从个别或特殊事件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知识;
演绎:
从一般性原理出发推导出个别的结论;
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提的真假与否;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1.归纳与演绎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的前提;
不懂演绎,归纳就没有指导和方法;
2.归纳与演绎是相互渗透和补充的:
3.归纳与演绎是相互转化的:
为了证实归纳的正确性,就要用一般知识去演绎分析事实;
单靠一次演绎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考察,要对事物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