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也称太史,是一个职位名称,从夏朝开始就设立此职。在西周、春秋时太史权力较大,掌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天文历法和祭祀等,在朝中是地位较高的大臣。到秦汉时期,太史令权力被削弱,只掌管推算立法。所以魏晋以后直到明清时期,太史令职责仅为推算历法。那么为什么太史令的权利自秦汉开始被逐渐削弱呢?

秦始皇早死可以说与当时的太史令是息息相关的。当时的人都比较迷信,相信天意。一次,天降陨石,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当时的太史令认为这是天意。当时始皇帝得病许久,未能痊愈,就很相信天意。然后,太史令观天象,出现"荧惑守星"的天象,很多人说是天要亡他。后来,始皇遇到一个神秘人,给了他一块当年丢掉的玉璧,并念到"祖龙已死"。更是加重了始皇帝的病情。最后,始皇帝在太史令的建议下,出宫东巡,企图寻找仙药续命。始皇帝寻药未果,在返回咸阳途中,经过沙丘时病逝。

自夏商以来,商纣王在沙丘赴火而王,赵武灵王在沙丘被饿死,所以沙丘被称为"困龙之地"。当时的太史令肯定知道始皇帝途径沙丘的凶险,却没有阻止。太史令算是间接害死,秦始皇的人。这也是后面的朝代中,始终存在太史令一职,但权力却被削弱的重要原因之一。